新闻动态
【传统文化】“浓墨宰相,淡墨探花”:从两副对联中浅析刘墉的才华与品德
发布日期:2025-03-07 15:15    点击次数:68
 

一人一生 一个图书馆

为你积累的知识安一个网上的家

图片

  多年前曾追过关于刘墉的影视剧,比如《宰相刘罗锅》《七品钦差刘罗锅》《刘墉追案》等。剧中的刘墉幽默十足,聪明敏捷,又具一身的才华。

图片

刘墉像  01.刘墉其人  刘墉,清代重臣,字崇如,号石庵,是清代中期杰出政治家与书法家。  刘墉以清廉正直、才学兼备闻名于世,历任多个要职,政绩卓著。  在朝堂之上,刘墉敢于直言进谏,不畏权贵,深受乾隆皇帝器重。  刘墉还是一位书法大家,笔墨间透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,被誉为“浓墨宰相”。  刘墉的一生,不仅是政治生涯的辉煌写照,更是书法艺术的一座丰碑,令后人敬仰。

图片

  02.高雅情趣,淡泊名利  刘墉才华横溢,其笔墨间流露出的才情令人叹为观止。  他在政务繁忙之余,常于书房中寻求艺术的妙境与学问的滋养。  一日,他独坐于书房,窗外云雾缭绕,山间小径上偶有访客踏足,此情此景触动了他的心弦。灵感乍现,他挥毫泼墨,创作了一副传世对联:绕屋岚光三径客;满帘风雨一床书。  心能持平,所见皆是静雅。身具才气,出口总能成章。  看到山间缭绕的云雾和柔和的光线轻轻环绕着房屋,让他觉得它们给整个环境增添了几分神秘和清幽。  看到那些沿着山间小径来访的客人,在刘墉的心中,他们或许是友人,或许是慕名而来的学者,都因这幽静的环境而来。  远离尘嚣、归隐山林,这是古今文人墨客共同的生活情趣,也是对文雅生活的喜爱和享受。  刘墉的书房也是别有一番景象。  那一刻,正值窗外风雨交加,但这样的环境并没有打扰到书房内的刘墉。他正静静地坐在床前,手中捧着一本书,全神贯注地阅读着。  通过“一床书”的叙述,可知刘墉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。在风雨交加的恶劣环境下仍能保持内心平静,专注于学问。  整副对联有情景的呼应,有动静的对比,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、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。  03.超然物外,心系天下  刘墉在晚年时期,生活简朴,不慕奢华,常以粗茶淡饭为乐,身着布衣,心怀恬淡。  一日,他望着满堂儿孙,心中涌起一股暖流,于是提笔写下下面这副对联:粗茶淡饭布衣裳,这点福让老夫消受;齐家治国平天下,那些事有儿辈承担。  上联表达的是刘墉淡泊名利、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。  “粗茶淡饭”和“布衣裳”都是形容生活的简朴和朴素,没有奢华和浪费。  这种简单、平凡的生活对于刘墉来说已经足够了,他感到非常满意和幸福,借对联表达了对生活的珍惜和感恩,以及对物质欲望的淡泊。  下联体现了刘墉对家族和国家的责任感以及对未来的期望。  “齐家治国平天下”,这是古代士人追求的理想境界,涵盖了家庭和睦、国家治理和天下太平三个层面,也正是刘墉一生的追求与抱负。  刘墉认为,这些宏大的事业和责任应该由年轻一代去承担和完成,表达出对治平思想的传承和期望,以及对年轻一代的信任和寄托。  这副对联同样通过上下联的对比和呼应,展现了刘墉既淡泊名利又心系家国的人生哲学。  刘墉在追求个人幸福的同时,也关注家庭和国家的未来,为后代留下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精神遗产。  他对年轻一代能够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和义务,为家族和国家的繁荣做出贡献的期望和信任,都体现在这副对联的字里行间。  【结语】  两副对联从一个细微侧面折射出刘墉的才华横溢与深厚家国情怀。  刘墉以清廉正直著称,深受百姓爱戴,其人格魅力和修养追求值得后人敬仰和学习。  他的对联作品不仅是对个人品格的抒发,更是对后世的一种鞭策和激励。  (来源:经典阅读进行时)

图片

—The end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